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家长请注意:您的熊孩子今后可能会被“驱逐出校”了

教育孩子,是个大问题。

不仅家长脑袋疼,教师头大,学校也抓耳挠腮。所以众口一词: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其实大人更难管[捂脸])。孩子不好管,原因无他:一是不敢管;二是管不好;三是没有方法。

都是一个孩子,全家上下几代人,都围着一个转,捧还捧不够,怎么舍得下狠心去教育?所以很多人就把希望寄托到学校,让老师去管理。这也正常,学校毕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正儿八百的教育机构。只是学校里好孩子不少,孬一点的也有,“熊孩子”也随处可见。这部分孩子,水泼不进,软硬不吃,谁见谁瞪眼[笑哭]。


学生都是宝贝疙瘩,是“小尼姑的脸蛋”(阿q的话)——家长打得骂得,老师不敢打也不敢骂。虽然也有家长"授权“,那是场面话,当不得真。教育的高压线——“”不能体罚学生“百分百对,必须保护学生免受身体痛苦和恐惧。但另一方面,适度的惩戒也必不可少。教师进行罚站、罚作业、罚扫地、活动隔离,也是一种惩罚。只是这种方法是学校的“潜规则”,虽然大江南北,长河上下的老师屡用不爽,但没有制度、规章的支持,只要家长投诉,教师就得认栽。

这下好了,从3月1号开始,学校拿到了“尚方宝剑”——教育惩戒以部长令形式出台,教师的腰杆可以站直了[呲牙]。


不是开玩笑。以前只有高中阶段才可以让学生回家反省,现在这个权限已经下放到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换句话说,即使小学高年级(5-6)的学生,如果经学校教育屡次不改的话,对不起,家长领回家反思一周吧。小孩可能会觉得没啥(回家还能玩[笑哭]),家长就要了老命——不说大人上班、孩子在家谁看管的问题,7天不上课,拉下的功课怎么补?以前学校最多喊家长来,不能把人赶回去,最多是罚站、罚劳动。现在手段升级,直接停课、回家自习吧。“熊孩子”多是学习差生,耽搁一节、一天的课可能没啥,一周不上课,语数英基本上一个单元就过去了。加之高年级功课难度大,凭孩子的学习水平,这漏掉的地方将永远是知识“洼地”,成绩掉队毫无疑问。


关键是停课没有规定次数。也就是说,只要学校觉得改正效果不佳,可以勒令学生多次回家,一个学期回去N次也并非不可以。如果真这样,孩子的学习基本就废了,除了转学、高价上辅导班补课,别无他途。

一个老师如果尝到费时费力教育“熊孩子”,还不如赶回去一走了之的甜头。下次就不会再费那么多口舌教育,也懒得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直接上纲上线,让家长领走反省了事——在我们这儿,越简单,越粗暴的“一刀切”方式,越受欢迎。


虽然,教育惩戒也给了学生和家长的救济渠道,可以向校委会进行申诉,甚至可以提出行政复议。权利是给你了,但效果如何,就是另外一回事。更何况,复议期间不影响惩戒的执行,申诉完了,处罚也结束了。


惩戒规定将过去一些教育方式明确化,说明这些手段得到普遍的认可,譬如惩罚劳动,打扫卫生等。惩戒令说得很委婉,叫做“公益劳动”,学校有什么公益劳动嘛,无法就是除草、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拖厕所。“熊孩子”们以后可能会频繁接触这些“公益活动”,从小被“培养”劳动意识(是不是和教育某些大人的方式有点像呵[呲牙]),而学校不会受到任何指责,因为这是法规所给予的“正当手段”。

不受指责的还有教师的“冷惩戒”:限制或暂停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户外、集体活动。就是大伙儿都去疯、玩、浪,就没你的份儿。这对受惩戒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打击。隔离不了几次,心灵脆弱的孩子一定会哭天抢地。


不管怎么说,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把“教育戒尺”重新还给老师,让教育手段多样化,也是一个进步。至于效果怎样,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教育惩戒令正在施行。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哈尔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网上搜索教育的本质,看到的答案很多,但也很官方——“教育本质是指教育的内在要素之间的根本联系和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这是书上给出的定义;“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承文化。”[全文]
    2024-12-18 04:15
  • 有钱就会变坏?这是很多父母控制孩子消费的价值准则,认为只要孩子口袋里的钱多了,就会使坏,就会和狐朋狗友有样学样,从而忘却了本心。即便是非常富裕的家庭,也会装作没什么钱,给孩子的生活费抠抠搜搜,也就是所谓的“穷养”,试图让孩子经历一些困难,然[全文]
    2024-11-27 03:59
  • “树立平安理念,助力梦想实现”,为了使留学人员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风险,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整理近期留学安全案例,定期发布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请留学人员多多关注!  关键词:自然灾害  平安留学提醒:  提醒各位留学生近期留意防范自然灾害,[全文]
    2024-11-12 03:50
  • 有一种家长给自己织了一张巨大的网,这张网压的他(她)和孩子都喘不过气来,可是这张网明明是自己织的,却一定要怪别人,怪大环境。如果我们试图跟他们辩论,让他们知道,能给孩子压力的,只有家长,他们还有很多话等着:我不给他压力,他以后怎么办?我现在[全文]
    2024-10-16 03:48
  • 请小作者添加小编好友,以便制作荣誉证书。投稿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温州新教育”(微信号:wzrbxjy),点击下方自定义菜单栏“作文投稿”即可进行投稿(投稿时,请注意必填与选填)。杏花雨龙湾区实验中学龙江校区七(22)班 王梓绮指导老师:刘[全文]
    2024-10-16 03:47
  • 家长们总是在这些问题上和小编反复沟通,小编每次都耐心解答,但真心话,小编得说:多关注孩子的校内学习吧!学校挑学生,可不是你投个简历那么简单。我们找好学校,不就是为了孩子能学得更好吗?小编得再强调一遍,投简历只是开始,之后能不能选上才是重头戏[全文]
    2024-10-03 03:47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哈尔滨新闻网 hb.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