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从《谈判专家》看香港电影到底还行不行

说实话,光看简介,《谈判专家》让人很难提起多少兴趣。还是这些老演员在排列组合,难道,真不怕观众审美疲劳?

不过,本片的预告放出后就很能给人惊喜:刘青云饰演的谈判专家卓文伟意外成为一桩命案的头号嫌犯,竟然还在电话里教警方如何与歹徒谈判。莫非,这么多年过去了,港片终于有了“反套路”的念头?


《谈判专家》海报

可惜,整部电影看下来,只能说,有惊喜,但不多。和近些年一部分粗制滥造的香港警匪片相比,《谈判专家》至少在叙事上用心了,能合理地把故事说圆,也没有留下太多bug。

当然,问题也还是那些老问题。电影里的港片熟面孔,刘青云、吴镇宇、姜皓文、苗侨伟,包括客串演出的刘德华等人,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自己的表演方式。说得好听些,这是松弛、自然;不留情面些,这就还是在吃老本。又是警匪对决,又是双雄配置,又是抓内鬼、卧底……无论从人物设定还是从剧情走向上来说,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说起来,本片剩下的那些惊喜大多来自翻拍的对象,美国电影《王牌对王牌》。本是警队精英却突然被奸人诬陷以至于陷入重重绝境的紧张感,两位主角之间从精彩过招到互相信任的发展过程,甚至是拿性别话题来逗观众一笑的小幽默,统统是从原版电影里照搬过来的。


《王牌对王牌》剧照

就此而言,翻拍倒不失为导演邱礼涛的一条创作捷径。有网友调侃,他看电影的速度还没有邱导拍电影的速度快,这还真不能算夸张。光是2023年,院线里上映的邱礼涛作品就有《扫毒3:人在天涯》《暗杀风暴》《绝地追击》《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它们的质量参差不齐,影迷的反馈也是有褒有贬。

其实,这真不是邱导没能力拍好电影,而是他的创作特点所致。入行以来,邱礼涛向来不求完美,但求快速完成。如此做法非常适配曾经的香港电影工业生产流水线,但放到注重观众口碑的当下,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这些年邱导的多部电影都让人感觉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根本原因就是他很少花心思打磨叙事、研究细节,只求赶快上映了事。


《谈判专家》剧照

这何尝不是当下香港电影所处困境的缩影?如果倒退回前互联网时代,《谈判专家》或许也有成为经典之作的潜质,但在资源唾手可得、影迷见多识广的当下,本片的那些套路确实已经难言“惊喜”。哪怕演技精湛、戏路宽广如刘青云、吴镇宇,如果还继续躺在昔日的功劳簿上,也难保不会有被观众抛弃的一天。

不过,要讨论“香港电影到底还行不行”,也必须先进行严谨的界定。事实上,遇到创作瓶颈的并不是香港电影,而是一部分香港类型电影。这些年来,从《踏血寻梅》《幸运是我》《一念无明》《黄金花》《沦落人》《翠丝》《叔·叔》《浊水漂流》《流水落花》《正义回廊》,再到近年在内地上映且广受好评的《毒舌律师》《白日之下》《年少日记》,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关注,拥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影像叙事。

可见,比起成本较高且越来越难拍出新意的动作片、警匪片,真正能让香港电影生生不息的,或许是更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时至今日,香港电影非但不会“没落”,反而拥有了更多可能性。

如此说来,就没有必要再拍香港警匪片了?邱礼涛们是不是也该迅速改换门庭,另寻出路?答案是,也不一定。


《谈判专家》剧照

让我们说回《谈判专家》。其实本片的改编也不失“港味”,开篇就把时间线切回上世纪九十年代,聚焦社会底层的不公平遭遇。一对有智力缺陷的夫妻因为找不到孩子选择铤而走险,劫持人质,他们不断强调“没有人听我说话”,反映出的就是社会制度的缺陷,这一点和《白日之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吴镇宇饰演的谢家俊之所以选择离开警队,去做社工,就是“为了帮助他人”。

如果再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卓文伟遭遇的阴谋,实际上也是不合理的制度对普通人的压迫所导致的。他与谢家俊的合作,实质上也可以被视作一种对制度的反抗,为民众、基层的发声。

也就是说,邱礼涛本有可能另辟蹊径,不必过度拘泥在正邪斗法、警局内斗的老套路里,把镜头转向对制度合理性的探讨上。本片中反复提到的警察福利被冒用的问题,完全可以和卓文伟以及同僚的实际生活处境联系在一起。能做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卓文伟和警队“内鬼”也是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如果后者确实有生活方面的苦衷,那么他是否应该告发他?又比如,官僚们从警察福利得到诸多好处,而基层警员不仅要面临生命危险,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这是否合理?

总之,《谈判专家》完全有可能跳脱出香港警匪片既有的范式,奔向更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径。但可惜的是,邱礼涛导演应该是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这些问题了,查一查他的介绍,接下来还有《海关战线》《东方·华尔街》《拆弹专家3》等一大批作品排队等着上映。


《海关战线》《东方·华尔街》海报

这显然是一种遗憾。在刘青云、吴镇宇包括刘德华在内的一大批香港演员不可避免地年华逝去之后,再指望他们复兴传统的香港警匪片,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太多可能。说到底,如今香港电影应该追求的已经不再是产量,甚至也不该只是票房。我们已经从现实题材的香港电影中窥见了无限可能性,也希望新一代香港电影人能展现出更强大的活力,让“邱礼涛”们的脚步慢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什么才是观众想看的电影。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哈尔滨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私生子一事被曝出来后,但凡是跟宗家、娃哈哈有牵扯的,都未曾为宗馥莉说过半句。叔叔宗泽后骂她六亲不认。娃哈哈老员工暗指她做事太绝。就连杜建英的同学都炮轰她没教养。家父离世,三子夺嫡,当仁不让守护权益却众叛亲离。单枪匹马,腹背受敌,忍辱负重清除[全文]
    2025-07-22 00:40
  • 谁能想到,熟脸演员汇聚同台飙戏的《以法之名》,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主演的张译和蒋欣。张译每次出镜都喜欢憋嘴、跺脚、喘气三件套,把检察官洪亮演成一副窝囊、唯唯诺诺的样子。他这些不合时宜的小动作小表情,被网友吐槽表演痕迹太重。而蒋欣老是皱[全文]
    2025-07-07 23:38
  •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恰逢美国的“独立日”周末。自新冠疫情以来,过去几年里的这一档期几乎全被环球影业垄断,包括2021年的《速度与激情9》、2022年的《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以及2024年的《神偷奶爸4》,只有2023年成为例外,被迪士[全文]
    2025-07-08 00:57
  • 互联网有茧房效应,“普信男”“田园女权”等标签被算法放大。前文回顾:1这些男生在王源演唱会场外干什么?有一种说法是,他们在等场内观看演出的女朋友。由此引发了各种评论。迢书说:看到一张照片,某年轻男明星演唱会场外,坐了一排男娃子,应该都是等女[全文]
    2025-07-04 01:50
  • 看了娱理采访黄奕,有个印象非常深的点:王家卫筹拍《繁花》时,曾要了她四个月的档期,但是她拒绝了,选择了《夏末初见》。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投资亏损,她急需用钱,与其等一个未知的角色,不如演一个女一号来钱快。我查了一下《夏末初见》,还没开播,但阵[全文]
    2025-06-30 23:53
  • 戛纳国际创意节报道一、创意核心:不是合作,而是“文化劫持”亨氏在2024年夏天做了一件令人拍案叫绝的事:它没有和漫威正式联名,却让全世界观众一看到《死侍与金刚狼》的红黄战衣,就想到番茄酱和芥末酱。这种视觉“联想偷渡”,是一次绝妙的品牌劫持创[全文]
    2025-06-24 00:12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哈尔滨新闻网 hb.csrib.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