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盼到了一缕曙光?当地时间6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委员会建议,给予乌欧盟候选成员国地位。
根据规则,该提议需经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批准,才能正式通过。此前,丹麦、荷兰等国表示反对。所以,还要看下周欧盟成员国讨论的结果。
近日访乌的法、德、意三国及罗马尼亚领导人,均表态支持此举。事实上,四国领导人特意选择在此时机到访,其中大有讲究!
当地时间6月1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中)、德国总理朔尔茨(右)和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乘坐开往基辅的火车。欧洲“三巨头”访基辅
6月16日,在荷枪实弹的军警保护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意大利总理德拉吉,登上一列改装过的豪华观光列车,奔赴基辅。加上同日单独到访基辅的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四国领导人罕见齐聚一堂。
第一个玄机,西方政要去基辅,为什么坐火车?
先乘飞机到波兰,再从波兰坐火车去基辅,似乎已成西方政要访乌“惯例”,无论是波兰、捷克、斯洛文尼亚三国总理,还是美国务卿布林肯和防长奥斯汀,都选择了相似路径。
按英国广播公司解读,如果这些政要乘波兰军机到基辅,可能被俄方视为“挑衅”,引发俄方空中反制。所以,还是深夜坐火车好,没有“性命之虞”。
对于这次访问,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已表态称,三国领导人访基辅“不会拉近乌克兰与和平的距离”,他们的访问成果将是“零”。
法乌关系正微妙
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三国领导人抵达基辅。迎接他们的,是乌副总统韦列舒克。乌总统泽连斯基在哪?在总统官邸里,等着和他们闭门会谈。
第二个玄机,为什么泽连斯基不第一时间去车站迎接?
当地时间6月16日,乌总统泽连斯基与到访的法、德、意、罗四国领导人会面。一种分析认为,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之前美国高官去,泽连斯基也没接站,但他与来访者,本质上承担同样的风险;另一种说法则称,不能排除基辅政权对欧洲“三巨头”之前的立场不满意。
怎么说呢,法国《世界报》给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推论:马克龙是“不受乌克兰人欢迎的盟友”。
该报分析,俄乌冲突爆发初期,巴黎和基辅的关系其实相当“卓越”。乌总统府负责人耶尔马克表示,当时马克龙“每天都给泽连斯基打电话”,“在与普京交谈前先与泽连斯基商议”,他“真的很想帮我们。”
然而,随着俄军从基辅地区撤军,以及美国等开始声称俄军犯下“布恰惨案”,转折出现。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欧洲多国领导人到基辅“撑场子”不同,马克龙坚持与莫斯科对话,称俄乌是“兄弟民族”,劝解乌“不要掉入羞辱或复仇”俄的氛围。
马克龙还提议创建一个“欧洲政治共同体”作为对欧盟的补充,邀请基辅加入,否则他认为乌可能等待“数十年”,才能成为欧盟成员国。
这些发言,被指激怒了乌克兰人。最近马克龙一句话又引发争议,他说:“不要羞辱俄罗斯”。就此,乌外长回怼称,“呼吁避免羞辱俄罗斯,就只会羞辱法国。”
三国送上几份礼
不止马克龙,这是俄冲突爆发以来,三个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首次访乌。三人亲自去了,以“好消息使者”的身份示好,无疑将降低乌方的不满。何况他们还送上几份“礼物”,泽连斯基也在社交媒体上说“谢谢”。
第三个玄机,“礼物”可不是随便准备的,每一样都大有来头:↓↓
礼物一,准“会员卡”。
法、德、意、罗四国领导人,都表态支持乌“立即取得欧盟候选成员国资格”。
这是泽连斯基最强烈的心愿之一。2月俄军入乌后,他多次呼吁欧盟让乌“火速加入”,并在5月提交申请欧盟候选国地位调查的答复文本。
礼物二,武器军备。
除了已交付的12门“凯撒”自行榴弹炮,马克龙决定再对乌增援6门“凯撒”炮;德国则提供3套火箭发射器。
虽然乌方一直抱怨法、德等国军援又慢又少,但收到新装备,肯定比没有强。
礼物三,特别邀请。
6月底,下一届七国集团(G7)峰会将在德国巴伐利亚举行。德国总理朔尔茨邀请泽连斯基出席会议,后者已接受邀请。
预计泽连斯基将和之前一样,以视频方式参会。
礼物四,精神支持。
比如马克龙,这次安抚意味就很浓,与之前的调调不同。他表示,“欧洲站在乌克兰这一边,并将继续站在同一阵线直到获胜。”他强调,乌必须“以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方式”赢得战争。
朔尔茨指出,“只要是为乌克兰独立而战斗,我们就会继续帮助下去”。德拉吉表示,意大利将在下届欧洲理事会会议上,表达支持。
按上面说的,第四个玄机就是,不要小看精神支持,除了同情心,乌克兰需要更多来自欧洲的安全感。
欧洲内部各怀心思
按马克龙的说法,欧洲这一回唱的是“团结谱”,主要“为了向整个欧洲发出团结的信号”。但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各方都藏着小心思!
马克龙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几件事:↓↓
一、 法、德等国和普京联系, “每次都以绝对透明的方式通知泽连斯基总统”;
二、 欧洲“没有集体发动这样的战争”,欧洲也“没有与俄罗斯人民开战”;
三、 法、德等国“永远不会要求乌克兰做出任何让步”,条件只会在乌人民接受的条件下,由乌总统提出。
马克龙一番话,“求生欲”满满:瞒着乌偷偷和普京谈“割地求和”?欧洲可不背这口“锅”。欧洲也无意与俄直接“干仗”。至于到底怎么收场,基辅自己谈,我们只能“打辅助”。
这话不止是说给泽连斯基听的,也是在对普京甚至大洋彼岸的“带头大哥”隔空喊话吧!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德“永远不会”背着乌谈判。图片来源:乌克兰国家通讯社而在支持乌成为欧盟候选国时,马克龙特意指出,这次欧盟要考虑巴尔干地区的情况,“特别是摩尔多瓦”。
第五个玄机出现了,乌克兰“插队”,巴尔干国家会不会“意难平”?
众所周知,欧洲大家庭里头还有一些国家巴望着加入欧盟,比如已拥有候选资格的:
土耳其
黑山
塞尔维亚
北马其顿
阿尔巴尼亚
其中资历最老的土耳其,1999年就坐上了“预备席”,至今还没“转正”;北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入盟谈判,也迟迟不见动静。
至于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是在此次俄乌冲突爆发乌申请入盟之际,试图“借东风”一起上船。不过,这次欧盟委员会开绿灯,只有“插队”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政局相对不稳、在2008年冲突中败给了俄罗斯的格鲁吉亚,被排除在外。
注意一个细节,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为了这事赶到基辅去。他呼吁,除了乌、摩,格鲁吉亚也应成为欧盟候选国。但从结果来看,他的心愿没能实现。
要正式入盟,路漫漫
虽然此次乌、摩两国“半只脚”迈进欧盟大门,但冯德莱恩指出,两国需在多领域实施改革,“还有大量重要工作需完成”。
换句话说,预备选手和正式成员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英国智库称,加入欧盟过程之复杂,标准之高,候选成员国平均要差不多五年时间才能完成。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哥本哈根标准”是加入欧盟的金标准,其要求申请国具备几大条件:
稳定的民主、法治、人权状况
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
接受所有欧盟立法等
看看苦等多年的候选国们,再看看GDP在欧洲排队尾且深陷冲突的乌克兰,也就不难想通马克龙、朔尔茨等人,此前为何预测乌需“五到十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正式入盟了。
毕竟欧盟画的“饼”,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吃到的!
微博博主热议:
相关阅读:
德法意支持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 意味着什么?(界面新闻)
当地时间6月16日,欧盟三巨头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以及罗马尼亚领导人同时现身乌克兰,展示对乌克兰的支持。
这也是自俄乌冲突以来,德法意领导人首次访问乌克兰。在此之前,捷克、波兰、斯洛文尼亚领导人在3月就到访乌克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两次访乌。
欧盟先后对俄罗斯实施了六轮制裁,德国也做出重大转向开始为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但相较波兰等东欧国家,德法意一直被指对俄罗斯软弱。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呼吁“不要羞辱俄罗斯”,引发乌克兰抗议。德国迟迟不愿提供重型武器,被乌克兰批为“载入史册的耻辱”。意大利提议了一份和平方案,乌克兰认为方案将迫使该国放弃部分领土。
这一次访问乌克兰,德法意领导人表达了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马克龙宣布三国和罗马尼亚都支持乌克兰立刻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
17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建议成员国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
此举意在展示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团结。但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建议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更多是象征性意义。
下周,欧盟全体成员将就是否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进行讨论。即便全员赞成,乌克兰距离最终加入欧盟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三大国支持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周四访问基辅时,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德拉吉都表达了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支持。
马克龙明确德法意持乌克兰立刻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之时,朔尔茨称此次对乌克兰的访问就是为了证明“乌克兰是欧洲大家庭的一部分”,德拉吉则表明意大利希望看到乌克兰加入欧盟。
而在乌克兰最关心的武器供应问题上,法国和德国并没有公布大规模武器援助计划。
马克龙宣布法国将向乌克兰再运输六台车载榴弹炮;朔尔茨承诺德国将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但朔尔茨没有透露德国具体将提供哪些武器,仅提到德国近期与美国和英国达成的协议,向乌克兰运送火箭发射器。
不同于法德的谨慎,本周三,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为乌克兰再提供价值10亿美元的武器和人道主义支援。
在表达对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支持同时,德法意三国领导人也指出,想最终成为欧盟成员国,乌克兰需要满足欧盟在法治、民主等方面的要求。
德拉吉指出,乌克兰应该理解,从欧盟候选国成为欧盟成员国“是一条路,而不是一个点”,走完这条路需要乌克兰社会进行“深刻的改革”。
入欧盟流程
法国目前是欧盟的轮值主席国。马克龙表示,除了乌克兰的欧盟候选国地位外,欧盟也将讨论摩尔多瓦的欧盟候选国地位以及巴尔干半岛国家此前提出的申请。
6月23日到24日欧盟峰会期间,欧盟全体27个成员国将对是否给予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候选国地位投票。
获得候选国地位只是漫长入欧盟路上的第一步。第二步入盟谈判是最复杂也最耗时的阶段。候选国必须满足“哥本哈根标准”,有稳定的民主体制、正常运作的市场经济、法律与欧盟法律兼容。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指出,入盟谈判通常分为35个章节,每一章都是在前一章结束后才开始。谈判涉及的领域包括税务政策、财政政策、农业、交通、公共采购等各领域。
在完成对所有章节的谈判后,工作人员将制作入盟协议,将协议提交给欧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需要全体通过协议内容,之后再由欧洲议会投票。欧洲议会投票通过后,27个成员国将依照程序要求,经各国议会等批准协议。
截至目前,欧盟经过了七轮扩张。最大规模扩张是在2004年,塞浦路斯、捷克、波兰等10国加入欧盟,最近一次是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
在俄乌冲突前,欧盟给五个国家授予了候选国地位,分别为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共和国、塞尔维亚和土耳其。这五国都已等待多年,至今仍未加入欧盟。
加入欧盟是土耳其的夙愿,该国早在1987年就提交申请,2005年才开始入盟谈判。2018年,欧盟指责土耳其民主倒退,暂停了入盟谈判。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最快加入欧盟的是1995年欧盟扩张时的奥地利、芬兰和瑞典,耗时三到五年时间。
2004年的10国加入以及之后2007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时,入盟谈判持续超过10年。
5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马克龙坦言乌克兰加入欧盟将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
分歧加剧
在进入漫长的入盟谈判之前,对于是否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欧盟成员国已经存在分歧。
靠近俄罗斯的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力挺乌克兰入欧盟,波兰还认为应该给予乌克兰特殊待遇,让乌克兰快速入欧盟。法国和德国已排除了乌克兰快速入欧盟的可能性。
在欧洲大陆另一端的葡萄牙、丹麦等国则反对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有葡萄牙官员指出,如果不是因为俄乌冲突,乌克兰根本不具备申请入欧盟的条件。
葡萄牙总理科斯塔本周接受采访时指出,欧盟候选国地位无法解决乌克兰目前面临的迫切问题,反而会让乌克兰产生“错误的期待”。
他认同马克龙此前所说的,乌克兰入欧盟将花费很长时间。科斯塔担忧在这期间,欧盟在乌克兰入欧盟问题上的分歧将暴露无遗,反而有利于俄罗斯。
上月底,荷兰首相吕特对议会讲话时透露,很多欧盟成员国不赞成乌克兰获得候选国地位,乌克兰成为候选国的可能性并不大。
乌克兰于今年2月正式提交入欧盟申请。吕特称,如果让乌克兰在如此短时间内获得候选国地位,对于其他等待多年的西巴尔干国家来说不公平。
除了公平问题外,经济更好的西欧国家还担忧,让没有达到标准的国家加入欧盟将加大欧盟财政预算压力,还可能引发前往西欧的移民潮。
马克龙上月提议建立一个新的“欧洲政治共同体”,把尚未加入欧盟的国家和英国等非欧盟国家纳入其中,通过安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合作来保持欧洲大陆稳定。
除了在乌克兰是否入欧盟的问题上,欧洲大陆对于俄乌冲突的走向也产生了分歧。
《华尔街日报》援引欧洲官员透露的消息报道,德国、法国等在提供重型武器上保持谨慎的国家认为不能无休止作战,最终需要乌克兰与俄罗斯进行和谈。
在访问乌克兰之前,马克龙本周三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指出,当欧盟提供了所能提供的援助、战斗停止后,各方依然需要与俄罗斯谈判。
他称欧洲人都生活在一个大陆上,“地理是难以改变的,最终俄罗斯依然在这个大陆上。”
本月初,马克龙做出“不应羞辱俄罗斯”的争议表态时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他称不应羞辱俄罗斯是因为当最终战斗停止时,各方依然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才能走出危机。
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美国都希望乌克兰继续战斗,直到击败俄罗斯。这些国家主张为乌克兰提供更多先进武器,抓住机会最大程度震慑俄罗斯。
而随着俄乌冲突持续、能源价格飙升,欧洲民间对于俄乌冲突的走向也产生了分歧。
欧洲外交关系协会从4月底到5月中对10个欧洲国家的8172人就俄乌冲突问题进行调查,并在本周三公布了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35%的受访者希望战争尽快结束,这些受访者被划为“和平派”;22%受访者希望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即便意味着冲突延长,这些受访者被划为“公平派”。
图片来源:欧洲外交关系协会在10个国家中,除波兰之外,其余九国均为和平派占比高于公平派。和平派占比最高的国家依次为意大利、德国、罗马尼亚和法国。
调查还显示,冲突进展已经不是受访者对俄乌冲突最担忧的问题。各国受访者目前最担忧的是生活成本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核武器威胁。
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俄乌冲突最终将给欧盟造成打击。55%受访者认为由于俄乌冲突,欧盟境况将会略微或者严重下降。
点击进入专题:今日热点精编